“三园”课程构建实践性学习情境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6-14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,需要与大自然和各种真实的生活场景相结合。但学校的教育环境普遍单调,剥夺了孩子感知能力发展所需的丰富的环境刺激。个别学校甚至挤占了原本很重要的、体验自然的综合课,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大自然里感受草木鸟虫等生命的存在,更遑论了解生命的意义、体验生命的成长。

    泰州市凤凰小学以自然实践为抓手,以生命成长为主线,以本草园、蝴蝶园、果树园“三园”建设为载体,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的生态课程群。学校,成了生命成长的园子。

    本草园课程:

    亲近自然,传承中华文化

    泰州市建有国家级医药城。充分利用这一独特资源,学校专门辟出1000平方米的种植园,用于中草药的种植。中草药种植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解中草药的基本知识,传承祖国传统文化,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。

    本草园课程每个年级一个主题,一个主题就是一个学习单元。对于低年级,通过“数一数”“分一分”“画一画”“量一量”的方式带领孩子走进本草园;指导学生拍下不认识的植物,利用搜图软件查找其名称,并了解其科属、入药部位、采集和收藏方法等,初步认识了本草园中的药草;通过动手实践的方法,制作了草药名片。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老师还教学“植株锤画”——把移植后多余的草药进行锤画制作,让自然实践与美术创作融为一体。

    到了中年级,学校主要做了两个主题的课程,即“神奇的艾草”和“本草开发”。在“神奇的艾草”主题课程学习中,老师带领学生上网收集艾草的资料,进行学习资料的整理与加工。学生亲身体验采摘艾草,参与艾草产品的加工制作。在“本草开发”主题课程学习中,老师以薄荷为载体,尝试制作薄荷系列食品,感受舌尖上的本草,并通过制作薄荷牙膏、肥皂、化妆品等系列生活用品,让学生感知本草的神奇力量。

    至于高年级,主题课程是“中医药在泰州”和“种仙草”。通过走访泰州“同仁堂”、兴化“上池斋”、泰兴“仁源生”等老字号药店,参观中国医药城,学生通过对比中药古今煎制步骤及制作工艺的不同,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。通过走访泰州著名药企——泰兴市济川制药有限公司,了解了其主打产品“蒲地蓝口服液”的主要成分及现代工艺制作,感受了现代科技的巨大进步。老师还带领学生通过网络,搜索关于四大仙草(人参、何首乌、灵芝、冬虫夏草)的故事并进行分享,分析它们被称为仙草的原因,并收集仙草在建筑、家具上的图片,了解仙草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。

    蝴蝶园课程:

    关注自然,探究生态发展

    “蝴蝶园”是学校建设的一个蝴蝶活体养殖保育户外实践基地,又被称为校园生态实验室。园子里饲养了中华虎凤蝶、丝带凤蝶、玉带凤蝶等多种蝴蝶,并种植了杜衡、马兜铃、柑橘等蝴蝶的寄主植物,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,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提供了灵动的情境。

    “蝴蝶园”课程目标是探索蝴蝶生长及其生态环境,培养学生的好奇心、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及乐于发现的科学素养;养育蝴蝶,了解其一生的变化,感悟生命体成长的艰辛和神奇;研究蝴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,思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;在自然实践活动中,学会与他人合作、交流和分享,学习劳动与创造。

    低年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,且具有好奇、好动、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,因此学校设计了“蝴蝶和它的亲戚们”校本课程,让学生欣赏蝴蝶的美,了解蝴蝶的亲戚们,寻找、制作生活中蝴蝶图案装饰和蝴蝶饰品。

    中年段的学生探索能力增强,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,因此学校将中年段的大单元主题设计为“蝴蝶的一生”,让学生在三年级先认识蝴蝶的分布、分类、习性,了解文化生活中的蝴蝶。例如,民间故事中的蝴蝶、诗歌中的蝴蝶、邮票中的蝴蝶、音乐中的蝴蝶等。通过实验设计、展板设计、诗歌童话创作等形式,让学生了解蝴蝶的科学属性及人文属性。四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到蝴蝶园亲自采集蝴蝶幼虫,在教室里进行养殖,利用测量、分类等方法去研究蝴蝶,初步感悟生命成长的艰辛和神奇。

    高年段学生逐渐关注来源于自然、社会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,因此,学校将高年段的大单元主题设计为“蝴蝶和我们的生存环境”,让学生走出蝴蝶园,认识本地区常见的蝴蝶品种,探索蝴蝶及其生态环境,体会到保持良好环境的责任,并愿意承担相应义务。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储备及丰富的情感态度,他们开始研究蝴蝶与人类的关系,思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,通过蝴蝶个性化作品创作、蝴蝶主题研究发布、蝴蝶研究小论文评比来实现关注环境、珍爱生命的课程目标。

    小小蝴蝶园,成了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课堂。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学习,学生热爱自然、乐于探究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染和提升。

    果树园课程:

    拥抱自然,体验美好生活

    凤凰小学校园中分散栽种了10多种、50多棵果树。学生伴随着每一棵果树从春天开花到秋天挂果,感受着四季变化和生命的精彩。孩子们在养护、管理、收获、分享等实践活动中,体验着陪伴、期待、喜忧、约束等,与果树一同成长,果树园成了名副其实的生命的园子。

    果树园课程从各班竞争认养果树开始。参与竞争的班级须完成主题为“怎样管理认养果树”的调研报告,学校以此评判其认养果树的顺序。这样的认养竞争要求孩子们对樱桃、柿子、黄桃、苹果、山楂、枣、梨等果树有充分了解,要思考很多问题并拿出预案,如拟认养的果树怎样施肥及防治虫害、它们的阴阳喜好与土壤喜好是什么、挂果后如何防止鸟儿偷吃、果实成熟后如何避免被他人采摘、怎样分享这些果实等,这些都是孩子们要学习探究的内容。

    各班每年竞争认养一棵果树,第二年可以竞争认养不同品种的果树。要想认养到心仪的树木,调研报告就要有过人之处,因此课程一开始就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。课程实施以发芽、长叶、开花、结果的生长过程展开,由班主任统筹,科学、语文、数学、美术、音乐、劳技、信息技术等各科教师协同参与。课程设计不仅有学校统筹安排的必修活动内容,还有各学科教师、各班级学生的个性创意活动内容。

    “三园”课程实施一年多来,给师生带来的积极变化是有目共睹的。都说没有问题的课程不是好课程,而坚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亲近自然、关注自然、拥抱自然,无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此过程中,智育和德育得以有效结合,师生也像园子里的生命一样,积极向上地生长着。

    (作者刘卫军系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校长)

上一篇:狂草与禅     下一篇:学生展示航天飞船和火箭模型